您现在所处的位置: 首页 > 律协动态

把脉律所建设 推动行业发展

强化专业领域 拓宽发展空间

——市律协调研律所专业化发展专题

发布时间:2016年9月6日 作者:贺鹏 责任编辑:刘峰


2016年831日,市律协会长高树、监事长魏汉蛟、会员与律师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冯东一行到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调研,就律所专业化、规模化建设专题征求意见并进行交流。信达所主任张炯律师、高级合伙人麻云燕律师及部分律师代表参加座谈。

张炯主任介绍了信达所的队伍建设、业务构成、律所专业和规模化发展,以及律所资本业务开展的基本情况。麻云燕律师重点介绍IPO业务规范运作和如何建立风险防控体系。任宝明律师介绍了信达所设立西安和厦门分所的筹备情况。座谈主要围绕如何进行律所业务结构调整、如何实现专业化发展与规模化发展平衡等议题展开。

信达所代表提出,今年新三板业务大致与去年持平,但上市公司的并购业务需求增长,基金管理人备案业务作为新业务体量增长。总体上,IPO业务总量变化不大,因工作周期较长,相对传统诉讼业务而言,IPO业务律师成本加大。具体而言,当前IPO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律师责任边界划分不清,IPO业务中的律所应只就法律问题对上市主体承担责任 ,会计师、财务顾问的责任不应当划分在律师“尽职调查”责任范围之内。二、根据相关规定,分所承接证券业务只能由总所报送相关材料,分所不具备报送资格,意味着分所的证券业务风险由总所承担责任,这对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分所的管理始终是个考验。三、IPO业务工作周期相对较长,证监会审核一个IPO项目平均需要两年时间,这样的时间效率,一方面延长律师的工作战线,而增加的律师费不足以弥补律师执业成本增幅,利润较低;另一方面追求高效工作的律师难以坚持,特别是青年律师短时间内难以取得工作成果,不利于储备专业人才。

在谈到如何将主营业务与衍生业务并重、丰富律所业务的“产业结构”、促进律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时,信达所提出了“专业化向纵深发展、非诉业务与诉讼业务并重”的理念。一是律师提供的专业法律服务,应当以客户体验感的角度出发,提供配套法律服务。证券业务的客户除专业要求较高,每个上市公司的法律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在能够保证主营业务方向的情况下,尽可能基本能够满足主营业务客户的其他业务需要,如股权对赌、股权激励引发的劳动争议、知识产权纠纷和其他民商事诉讼。信达所的做法是,证券业务团队与诉讼业务团队加强合作,一方面保持证券业务团队的专业性、专注度,另一方面给予诉讼业务团队的发展空间。二是在面对引进的人才希望提升IPO专业能力和诉求业务全面发展的同时,该所采取地域和专业互补的形式,实现“业务嫁接”,如在西安、厦门分别设立知识产权方向和民商事诉讼方向的分所,以期突破专业所和规模化发展的瓶颈。

高树会长在交流中谈到,信达所成立二十多年来,在证券业务领域已经成功打造了深圳律师行业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在全国多项指标名列前茅,如去年IPO业务张炯律师就排名全国第一,这很不容易。希望信达所能就专业化建设方面总结更多的经验并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给广大深圳律师同行在业务发展方面给予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高树会长指出,专业律师事务所往纵深方向发展的同时,必将面临规模化建设和业务扩容带来的一些问题,应当寻求突破之道,使律师事务所在业务结构和发展空间上趋于合理。一、专业律师事务所要在总结主营业务客户常发的业务共性基础上,围绕共性提供相关配套的法律服务,这是专业化的必要延伸和补充,但还是要突出专业,另外对于客户的需求要建立预判机制,如以IPO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律所,可以建立特别的客户维护和跟踪机制。二、对于律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规模越大,律所管理风险越高,但不能忽视商业连锁模式带来的广告效应和品牌溢价效应,建议律所通过建立内控机制和信息平台,学习国内外一些先进律所的成功做法,引进规范化治理模式,降低律所和律师的执业风险,确保稳中求进。市律协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律所专业分工、管理和分配机制、团队运作、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一些指引和支持,并鼓励深圳律师所到境内外设立分所,引领深圳律师走出去,推动深圳律师业做大做强。

魏汉蛟监事长重点介绍了市律协监事会工作的有关情况,并就有关议题阐述了意见和建议,强调律协关注各所业务发展应成常态。冯东理事就律协走访调研律所的有关安排作了说明。